![]() |
Endzone – A World Apart 攻略 |
STEAM夏促实在买不出游戏就买了个这个玩玩,这游戏本质就是名作放逐之城的高级MOD,修正了放逐之城的各种缺陷,也没多大进步的东西。和之前EPIC送的Aven Colony(艾文殖民地)类似,有通用解法,破局以后遇到啥情况几乎都一个操作,准确说如果是自由开局的情况无论难度,整个建设过程都有唯一的几何和数学角度最优解方法,本攻略就是提供这个最优解的建设思路。掌握了思路以后其实挺无聊的,就是作业……正常40季不到就能造出废料堆和厨房,实现资源自由的可持续发展。
一. 核心思路:
1. 这游戏除了教师和看井工,其他所有职业都是搬运工,没错然后制造,制作,采集,养殖,收割,砍伐,捕猎等行为占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记,所有职业的行为只按照是否需要原材料分为两种:将工作完成品从工作地点搬运至最近的储存设施;从最近的原材料所在处搬运原材料到作业地点,再将工作完成品搬运至最近的储存设施……所以这游戏的工作效率只看搬运材料或成品行程的路线长度……整个游戏只有一个无聊的思路就是最小化搬运路线……
2. 因为唯一思路的关系,加之工业设施会降低居住适宜度,所以城市发展最优的布局开局就是固定的:以初始巴士为中心,有山的一边建立无缝贴着巴士的工业区,在另一边用社交建筑隔开工业建立居住区,然后在空余的地方近可能接近巴士的建农田和种植园,在靠近水的地方造牧场。这游戏看官日常可以看到的攻略的作者大多停留在这个阶段了,他们理解了上面部分其实又没完全理解,包括STEAM上最受欢迎的几篇……所以才会有一大堆自作聪明的东西……实际情况是,在符合上面思路后近一步细化就会发现,这游戏直到完全是现在可持续发展(研发出废料堆)之前,很多建筑都是多余的,比如其他攻略都会让看官优先造好的仓库,雨水收集器……其实一个都不用造……同样几乎不用造的还有市场,交易所,取水点,取食站,灌溉站……部分挑战需要交易所……市场资源自由后补一个纯当仓库用……
3. 工业区布局存在几何角度唯一解,具体如下图,再最优解下,直到可持续发展(研发出废料收集点)前,只需要80人口,而且不用人为压制人口增长,自然增长和工业发展可以刚好匹配,人口控制也存在唯一最优解,在工业用最优解的情况下,人口发展就是显示房屋不足了建一个普通房屋,一直用图中布局一直建到第13个,之后建第一个收容所,3个收容所以后不建任何房屋就行,会实现110+人口前和发展匹配的自然增长,110+以后人口均衡不涨不跌,之后想增长就增加一个普通房屋,最多增加到总计15个普通房屋会出现人口溢出,可以用于军事。可持续发展(研发出废料收集点)前完全不用考虑造第14个普通房屋,资源自由后可以把房屋建15个,收容所依然3个,然后靠升级收容所来解决问题,别造新房子。美术烂爆的在下画的下图不是很准,实际废料收集站和最下面的回收点和林业线都能碰到巴士的,3个都碰到最优!
4. 农业:如果是按照上面路线发展,伴随人口自然增长,正常干旱情况下只需要:2农田,1渔场,1-2牧场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(研发出废料收集点)前食物0压力,如果自己设定旱灾更严重的情况适当增加牧场数量
5. 水资源:开场第五个建筑建一个无缝贴着巴士的水井就行,只占用一个人口就能平稳过渡到水塔的资源够,再造水桥和水塔,取水用3人口,56成年人以上以后自然从3一路加到10人口,之后不足了才补第二个水塔和水桥
6. 科技:研发的初期顺序是固定的,毕竟资源有限:高等学院-开采煤矿-废料收集点-精炼厂-炊房。之后自己想干嘛干嘛,反正资源自由了,一般出太阳能电力再出防御工事。前5个研发完成前千万别研发别的,一般资源不够,然后管道体系,鱼食,炖肉,蛋糕这4个探索完成前都不要考虑,很容易探索里捡到白送的,尤其管道军事基地里大概率有,其他3个食物类一般一定白送两个
7. 探索:先把所有地点都侦察完再探索,性价比最高,探索最大的目的研究仪器出现的地方是地图生成后固定的,所以可以通过SL知道哪里有仪器以后前三次探索一口气出3个仪器,反正3个以后就随便了,容易出仪器的地方有:工厂,医院,军事基地,无核区,其中军事基地出现率最高,几乎必出,还同样高概率白送一个管道科技,医院高概率也白送一个科技,所以SL优先这4个为目标,注意:医院不是诊疗所……,大棚容易出种子
8. 交易所:因为价格和敲诈没本质区别,除了挑战模式第一关,后者后面闲的无聊想搞全建筑好看,没有造的必要,一般除了挑战第一关造这个只是为了搞到小麦种子……
9. 法院:大部分任务都是坑别做,食物不成问题时候做宴席,资源自由以后做实地测试(100木头加100废料换一个知识),只要食物不出问题就做饥肠辘辘的探险队,有牧场做狩猎的时节,除了这4个其他最好都别做……一般都是拖自己发展节奏……
10. 居民通过任务收集资源比比用建筑快超多,超多,但是有损失,就是牺牲总量换效率,初期自家周围的废料没了以后建议通过任务的方式收集远处的资源,一般初期资源足够撑到可持续发展
11. 防卫没能力作战前就交保护费,要生产子弹一定要2硫磺矿加2废料场2精炼厂加2军事作坊子弹效率才够
二. 通用开局范例第一个旱季前:
1. 开局先根据地形规划好之后要建的空间,靠近的山的一边建工业区,北面是工业那么巴士西面放研究所,东面放酒吧,都先划好路但是不建,酒吧和研究所位置也可以换,根据开局地形来,南面放学校,以及医院和厨房预留空间,预留空间下面造居住区
2. 开局10人口建筑师先造废料场,林业线,学校和一个房屋,废料场优先,巴士里设定修路》建造》养护,废料场完成后直接给5人口,林业线优先直接给1人口废料场和林业线没有需要就用默认收集范围
3. 之后在酒吧预留空间建一个水井给1人口看井人,在11X8的炊房预留空间建立第一个农田给1人口农民,建一个捕鱼给2人口
4. 之后给1人口教师,建立第一个回收点,和烧炭窑,回收点回收塑料,12个以后改成金属
5. 有了12塑料8碳以后,建立第一个水桥和水塔,紧贴一起然后关了水井3人口送水工
6. 只要提示要建房屋就建一个,直到第13个之前都不用犹豫
7. 随便找个靠近巴士又不妨碍规划的地方造一个猎屋,设定成只捕获,给一个人口然后在靠近水塔不妨碍工业或者居住排布的地方建1-2个牧场,最好两个放不同动物,等两个牧场都有2个动物以后拆掉猎屋,建第一个墓地,墓地远点不要紧,找个不会妨碍工业和居民扩张的地方造
8. 然后造第二个回收点回收布料
9. 这样第一个旱季来临前,应该会有:一个-木栈桥,鱼舍,水塔,学校,林业线,烧炭窑,废料场,农田;二个-回收点,牧场;一个造了一半的墓地;八个房屋
10. 旱季来了以后重开水井,拉水和抓鱼的都去做别的事,林务设定成植树
三. 通用开局范例第二个旱季前:
1. 旱季结束后,池子里有水后,立刻关闭水井继续3人运水,林务变回植树加伐木贴着收集站造一个裁缝坊和一个工坊,该捕鱼的也去捕鱼,搞一个人口给墓地
2. 一口气造第二个农田(种植所)最好种植所,第三个回收点(回收塑料),医院,药房,采集营地,探索哨站,研究站,辐射治理站,辐射站不用放工业区,不需要他效率太高的,先造回收点然后研究所,其他随他自然造好就行
3. 采集营地和药房放的位置没定式,反正还算靠近巴士然后不妨碍规划就行,在下一般如图放置,医院和研究所放预留位置,探索哨站放废料场隔壁
4. 捕鱼的搞4个人口,林务2个,裁缝坊和工坊造好了也别放人,直到工具和服装不足的任务出现再放人白嫖一次任务奖励的东西,之后工坊只造金属工具,裁缝坊只造面罩
2. 研究所一定要搞满5个人口,有余力采药搞一个人口,采集和医生就空着没必要,治理短期也不需要,获得一个知识以后立刻研究高等学院,高等学院升级完毕后立刻升级学校,然后存着知识等有了仪器研究开采煤矿
6. 房子继续跟着需求建到13个,然后建收容所,如果很熟练15季前,所有建筑都建好了,送水人口也逐渐拉到5个了,最后居住所下方补一个法院,第二个旱季来之前找个靠近水塔又不妨碍发展的地方造第二个水井
7. 旱季来了,林务又变成植树,就开两个水井,然后2个运水工,其他运水工和捕鱼工和采集者都去探索!逐步把探索的人拉满10个,都去探索,采药的人去当医生
四. 通用开局范例第二个旱季结束后:
1. 把林务恢复成植树加砍伐,关闭水井,看井工做别的区,因为已经没需要建的东西了,只留一个建筑工负责养护,把林务拉到4人口,其他都给送水,采集和医生和采药也都保证有一个人
2. 始终让探索10个人,当如图只剩橙色正在探索中和已经探索完毕的以后,每探索到第一个新地方就减一个探索人口去别的工作,直到只剩5个探索工,这5个就留着做携带食物了
3. 携带食物上限建议设置成300,然后运水工继续拉,等到10个都不保证用水储量小幅增长就开第二组水桥加水塔的组合,携带食物60以上以后存档,开始探索,优先军事基地,无核区,医院和工厂,军事基地和医院最好带10个或者以上行动点,其他地区8个,如果通过SL前3次探索就搞定3个仪器,那么38季时候应该已经研究出废料收集点了,屯点资源后就可以重新布局工业区了,废料收集点研发完就研究厨房
4. 重新布局一定要建两个废料收集点在收集站旁边!!很重要,只建一个虽然够用但是一定会废料不足!导致卡废料,一定要建两个!然后工业区旁边建个市场,因为巴士已经满了,正常情况下
5. 因为资源有限,先建好两个废料堆加收集站再造其他工业建筑,如果探索没有烧炭工技能需求,可以彻底废弃烧炭所,只用碳矿,刚重建只建一个矿挖碳够了,后续可以补两个挖硫磺造子弹,等防卫都研究好了才研究碘,才建第四个矿挖碘
5. 42季左右就资源自由了,之后想干嘛干嘛吧,一般研究优先电力然后防卫,电子器件,太阳能,防卫研发完,如果想多人口就研发升级的居住建筑,而非造新房,新房占地还会拉远行程,还会加大防卫难度,靠升级收容所才是好思路
五. 事后讲解
1. 为什么不建仓库,雨水收集器,取水点,取食站?因为最优工业布局下核心思路就是把巴士当成所有活动的仓库来用,所以不需要建仓库。雨水收集器虽然不需要人工但是需要塑料也需要土地来放置,实际损失效益很严重,不需要的人工实际被生产塑料需要的行为和制造需要的人工,以及占地拖累了,还会加大辐射处理站的负担。因为按照工业-巴士-社交建筑-居住区的布局,加上酒吧出来前有一个0距离的水井在巴士旁,所以居民去巴士吃饭,水井喝水等于顺路的,反而优化了动线,造取水点和取食站画蛇添足。
2. 为什么不先研究或者直接不研究气象站,开采碘矿,结实背包,织造工坊等看似美好的科技?最优布局下只需要一个辐射处理站就可以覆盖完成需要覆盖的,而且45季内可以实现资源自由,这游戏40季以后才开始辐射恶化,但是那时候已经资源自由可以全员上防护服了,加上辐射处理站的覆盖,所以气象站和碘矿初期不需要最后可以补。资源自由后,为了生产子弹2个废料场的资源产出组合会导致布是溢出的,所以不需要织造工坊。探索最大目的是获得3个研究仪器,然后次要目的是获得小麦种子,再次要目的是获得5个研究仪器,探索获得的资源在资源自由前不用背包拿到的也够了,资源自由后就根本无所谓了,所以结实背包没有意义。